第 5 句因包含“倚伏”,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倚伏
第 9 句因包含“臥游”,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臥游
第 10 句因包含“坐忘”,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坐忘
第 13 句因包含“濩落”,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濩落
第 15 句因包含“獨往”,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獨往
第 36 句因包含“陶,元亮”,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陶元亮
第 9 句因包含“臥游”,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臥游
第 10 句因包含“坐忘”,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坐忘
第 13 句因包含“濩落”,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濩落
第 15 句因包含“獨往”,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獨往
第 36 句因包含“陶,元亮”,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陶元亮
通度寺題志清流洞(即寺洞口) 明 · 許??
押詞韻第二部 出處:水色集卷之二(東冥金世濂批評)
悠悠塵世上,萬事都是妄。
得意孰歡悅,失志孰惆悵。
禍福相倚伏,富貴莫兼兩。
所以達士觀,昒昧居幽曠。
體靜卻臥游,心虛已坐忘。
滔滔役外物,此道知孰尚。
我生志濩落,夙抱紫霞想。
至老未獨往,殉祿滯海瘴。
煦蘇本無術(shù),哺歠閱弦望。
幸因禱雨事,真境試一訪。
清流洞府深,松檜郁相望。
金璧輝層空,樓殿模大壯。
云氣出萬壑,日光射千嶂。
遙覿林靄迷,幽尋崖竹傍。
怡怡遣煩慮,數(shù)日得頤養(yǎng)。
顧慚牽絲久,擬欲垂蕙帳。
胡然終自苦,疲薾隨俗狀。
迷道實未遠,庶追陶元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