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yàn)
詞格校驗(yàn)
曲格校驗(yàn)
對聯(lián)校驗(yàn)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xué)習(xí)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峿臺銘
(767年)
唐 ·
元結(jié)
四言詩
浯溪東北二十馀丈。得怪石焉。周行三百馀步。從未申至丑寅。厓壁斗絕。左屬回鮮。前有磴道。高八九十尺。下當(dāng)洄潭。其勢碅磳。半出水底。蒼然泛泛。若在波上。石巔勝異之處。悉為亭堂。小峰歁竇。宜間松竹。掩映軒戶。畢皆幽奇。于戲。古人有蓄憤悶與病于時俗者。力不能筑高臺以瞻眺。則必山巔海畔。伸頸歌吟。以自暢達(dá)。今取茲石。將為峿臺。蓋非愁怨。乃所好也。銘曰。
湘淵清深,峿臺峭??。
登臨長望,無遠(yuǎn)不盡。
誰厭朝市,羈牽局促。
借君此臺,一縱心目。
陽厓礱琢,如瑾如珉。
作銘刻之,彰示后人。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