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入韻字:  或選擇
總目平聲上聲去聲入聲多音字下載平水韻表
韻字 五絶 116七絶 21五律 2五排 1 15四言 11六言 2古體 258樂府 3 37 6辭賦 1 4其他 9聯(lián) 2
共258,分9頁顯示  上一頁  1  3  4  5  6 下一頁
(續(xù)上)
黃庭堅 1045 - 1105 一首
俞充 1033 - 1081 一首
劉翼 1198 - ? 一首
史堯弼 一首
史浩 1106 - 1194 一首
張侃 一首
張擴(kuò) ? - 1147 二首
徐積 1028 - 1103 一首
方回 1227 - 1307 一首
方岳 1199 - 1262 一首
朱松 1097 - 1143 一首
李彭 二首
李新 1062 - ? 一首
林憲 一首
樓鑰 1137 - 1213 一首
王十朋 1112 - 1171 一首
王安中 1076 - 1134 一首
程公許 1182 - ? 三首
胡宏 1106 - 1162 一首
蘇泂 1170 - ? 一首
虞儔 一首
趙蕃 1143 - 1229 一首
鄒浩 1060 - 1111 一首
釋印肅 1115 - 1169 二首
釋文珦 1210 - ? 一首
釋法智 一首
秦郎水江漢,范郎器鼎鼐。
逝者不可尋,猶喜二子在。
相逢唾珠玉,貧病問薪菜。
豫愁帆風(fēng)船,目極別所愛。
① 王官谷舊皆司空別業(yè),自表圣沒,轉(zhuǎn)易不常
孤鶴去不還,云間犬空吠。
猶聞溪鳥衙,尚有里人愛(自注:表圣多以金帛施于閭里。)
巖花無開落,世事幾興廢。
我乘幽興來,靜邀秋月對。
溪堂辟小軒,此景絕可愛。
蔡松道東邊,千載典刑在。
高低萬頃田,面勢溪向背。
生綃一幅寬,晴雨不盡態(tài)。
中有謫仙人,來尋莘野耒。
畎畝雖不忘,知進(jìn)不如退。
乾坤入醉眼,風(fēng)月出吟喙。
我非人境游,亭在人境內(nèi)。
心平水不波,見遠(yuǎn)山無礙。
時攜琰石游,間以劉白輩。
仆忝老諸生,來扣佛三昧。
簡州古遺直,冰雪映當(dāng)代。
茫茫幾回首,凜凜欲無對。
居無屋漏愧,動必繩墨內(nèi)。
秋風(fēng)看獨(dú)立,縹緲一蘭佩。
從先大夫游,持此儻無悔。
何意寥闃中,值此一門再。
有馬誰千駟,曾無德與載。
富貴饕一指,回首失肩背。
夷惠百世師,曹李九泉輩。
丘原馀慟哭,天地日蕪穢。
婦欲事舅姑,先當(dāng)和叔妹。
叔妹不我和,舅姑生怨憝。
伯叔貴依義,崇恩胡可廢。
晨昏同問安,致敬斂身退。
語笑不妄發(fā),正色絕冶態(tài)。
夜行必以燭,相遇毋盼睞。
女妹貴親昵,唯當(dāng)盡恩愛。
椸枷混衣裳,妝奩同粉黛。
威儀俾嫻習(xí),紉縫勤教誨。
其間有過差,識性須忍耐。
伯叔各生子,嬉戲魚同隊。
切勿分彼己,愛猶我兒輩。
姊妹或歸寧,親戚無阻礙。
童稚既撫存,仆妾亦下逮。
彼于父母前,豈不知欣戴。
遂使高堂言,吾子得賢配。
推此厚族黨,睦姻居外內(nèi)。
心期在陰德,施惠每韜晦。
喪葬乏資財,男女未婚對。
稱家之有無,彼必懷感佩。
歲時饋壺漿,燕享盍簪玳。
貧富與貴賤,待之宜一槩。
猗歟行此行,婦德無瑕颣。
萬口并一談,可貽彤管載。
秋來月漸清,老火猶未退。
好風(fēng)送新涼,云深復(fù)昏晦。
徐思此夜?jié)M,豈不令人愛。
暑氣薄前榮,蒸溽肯少貸。
月色到芳池,緣此亦拘礙。
今宵坐中庭,揮麈成獨(dú)對。
霜華雜月色,頓然清病肺。
何必泥中秋,此語吾永佩。
小人無遠(yuǎn)謀,湮沒如湛輩。
胸中氣奄奄,垂盡鼓一再。
安知翰墨場,李杜凜然在。
文章作甘棠,百世負(fù)遺愛。
君新御祥琴,哀調(diào)寫苫塊。
夕衣愴純素,忍復(fù)向?繢。
春風(fēng)苦撩人,浪信剪刀碎。
試尋桃李枝,紅白已平配。
嗟予老亡聊,屋角委冠佩。
出門如鬼縶,久不歷阛阓。
憐君佛屋底,喜客妙占對。
家田半收秫,掀簸出舂碓。
不妨釀春酒,莫及春事退。
要觀空洞腹,容我數(shù)百輩(以上《東窗集》卷一)
平生富情義,至死不寐悔。
更無桃花米,惟有銀魚佩。
一家將奈何,九子尚無配。
魂兮且勿憂,幸有山公在(自注:山公,乃太守裴公也。)。
溪北曰富登,溪南曰富代。
其西曰澤富,富固人所愛。
民貧今已極,名實(shí)殊不對。
此村名杏村,杏花果安在(右過杏村)。
殘暑何奸雄,酷烈不肯退。
稚秋太君子,斂避不敢對。
薰風(fēng)來無期,民慍良憒憒。
吳牛方喘月,渴想蓐收代。
金行既用事,炎赫乃故在。
于今幾何時,秋夏終晦昧。
畏熱如畏虎,悸汗流浹背。
南山殷其雷,崛起云霮?。
誰當(dāng)箋老天,與世思盥颒。
風(fēng)雨一洗之,此熱不可再。
秋犬吠夷門,誰能拊其背。
懷安壯士羞,竊食替操耒。
無由一當(dāng)虜,郁郁嚼齒碎。
故人何自來,適與芳時對。
笑我塵土中,勃窣守阛阓。
城南出攜手,遠(yuǎn)取韓孟配。
心期汗漫游,目極泬寥內(nèi)。
舞雩追點(diǎn)也,峴首略湛輩。
豫愁君興闌,復(fù)遣我心憒。
歸來疑夢斷,清境皎不昧。
哦君斜川詩,汲井沃枯肺。
愿言薦清廟,勿賦風(fēng)雨晦。
通籍金閨人,物望侔鼎鼐。
醉臥古藤陰,一往無復(fù)再。
卒業(yè)有劉歆,學(xué)富仍多愛。
定持柯亭竹,溯日吹丹塞。
曩時太傅公,日下欲無對。
富貴恐不免,大節(jié)在顯晦。
一朝出東山,勛業(yè)到鼎鼐。
眷言固窮士,難進(jìn)思易退。
清非太常而有三百六十齋,貧似庾郎而無二十七種菜。
日食萬錢竟虛語,不糝藜羹時可再。
一杯瀲滟翻綠波,作客不妨窮鼎鼐。
大兒咀嚼等太牢,小兒飲啜甘沆瀣。
青青染腸形于色,阿騖渾無食魚態(tài)。
聞君亦有釜轑聲,大本須煩一車載。
何苦厲聲責(zé)妻孥,乘興可能來訪戴。
① 以上宋林表民《天臺續(xù)集別編》卷四
圣人定規(guī)模,用節(jié)民自愛。
后來巧施為,民害深可慨。
先生壽正脈,吾道燦然在。
揭以榜屋梁,流風(fēng)萬千載。
文簫躡彩鸞,夜半恐不逮。
山深忽呼名,驚喜不得退。
仙謫無所逃,士貧何可耐。
乃以三生緣,遂為二姓配。
至人與凡夫,伉儷豈其輩。
鬻書以自給,細(xì)字如玉碎。
一一存楷法,明珠蔑瑕颣。
初如鶼比翼,久若魚同隊。
終日了韻編,心畫亡掛礙。
人間八百本,終古知敬愛。
玉篇尤可珍,何必贈雜佩。
倘邀千黃金,雖貧亦當(dāng)貸。
摩挲惜見晚,老眼看茫昧。
墨妙饒精神,筆勁含姿態(tài)。
次第部居中,盤曲法庫內(nèi)。
九齡美風(fēng)度,孟博信清裁。
書拙無合作,見此增愧慨。
尤物難久假,雪窗暫相對。
遺蹤雖已邈,真跡儼然在。
輒效西子顰,小楷書牘背。
楚國封疆六千里,荊門巖巒十二背。
南標(biāo)銅柱北虎牙,天險城邊古西塞(自注:州南有天險城。)。
江山如故名尚存,形勢雖強(qiáng)國何在。
水流三峽無古今,月照孤城幾興廢。
吳蜀英雄空戰(zhàn)爭,屈宋風(fēng)騷謾悲慨。
但愿時清塞不塵,樓上芳尊日相對。
⑴ 自注:去峽州四十里有荊門山,峰巒連延,號荊門十二背。
⑵ 自注:杜詩“虎牙銅柱皆傾側(cè)”,荊門銅柱在南,與虎牙相對。
胸中堆奇忽塊磊,徑欲憑虛尋我對。
梵宮日月擦鴟尾,復(fù)道云霓涌鰲背。
佛將高廣快心賞,天為空長舒眼礙。
冰層蹙岸見河漳,雪氣明山數(shù)齊岱。
安知一身寄城郭,卻指萬頂看阛阓。
承平大駕昔此留,望幸遺民今幾在。
哦詩人物到白也,題字風(fēng)流希湛輩。
北都三士行作圖,勝游一日不可廢。
陰陽無停機(jī),寒暑迭更代。
迅商俄慄憀,炎官亟斂退。
巖壑有馀妍,雨晴皆可愛。
迫迮紅塵海,適喜翠屏對。
楚都初拜公,里門跪承誨。
一言忽喚醒,頓首汗浹背。
志遠(yuǎn)苦力短,寸進(jìn)而尺退。
大書揭齋顏,朝夕警不逮
⑴ 自注:公許嘗請誨,先生謂其資稟既純,當(dāng)加充養(yǎng)之功,因以扁書齋云。
瞻云日懷歸,及瓜法當(dāng)代。
喜同絳鷹掣,翻作風(fēng)鹢退。
誓言不可寒,幽賞夙所愛。
但恐彼上人,雄辨費(fèi)酬對。
此心妙無方,比道大無配。
妙處果在我,不用襲前輩。
得之眉睫間,直與天地對。
混然員且成,萬古不破碎。
達(dá)士養(yǎng)四體,受敵聽腹背。
悉意萬卷讀,往昔若晤對。
日者鬢發(fā)改,自恨筆力退。
得句造澹薄,是亦我所愛。
木末好風(fēng)來,山頭涼月朏。
快哉城上亭,登臨吾亦再。
堂堂文正公,精神凜猶在。
杯行且停飲,四座俱起酹。
義氣激余衷,豁若挹沆瀣。
此夕飲也清,且無俗子對。
世官古所譏,世祿今不廢。
要之茍有人,二者非苦背。
君祖我曾祖,紹圣同廷對。
素風(fēng)我莫嗣,清德君可輩。
江湖渺聞名,荊蠻適親誨。
忘年君固美,并行我終悔。
許以相唱酬,何止聞謦欬。
君行竟先我,后會何時再。
江花與江草,頗恨遠(yuǎn)目礙。
君于門戶責(zé),有似松柏耐。
而我詩書樂,政爾羞同隊。
臨分曷告我,苦語幸勿愛。
我亦安贈君,結(jié)蘭以為佩。
庶幾二祖風(fēng),歲久端如在。
巖廊未旋歸,故國聊自晦。
塵表澹崧高,胸中妙天對。
豐年隨政還,嘉雪遍境內(nèi)。
從容陟九層,指顧紛百態(tài)。
經(jīng)綸動初心,枯槁入長嘅。
雖陳北海樽,終念東皋耒。
只應(yīng)沙路乾,依前符帝賚。
一顆圓光非內(nèi)外,鎮(zhèn)海明珠今尚在。
仰山不敢自埋藏,問著靈知當(dāng)不昧。
火里生蓮終不壞,念念勞生不自在。
彼既丈夫我亦然,舍短從長無掛礙。
草衣而木食,老子樂在內(nèi)。
身似玄空云,蹤跡了無礙。
雙松亦孤高,青青遠(yuǎn)為對。
富貴不須論,本非吾所愛(同上書頁五七)。
烏頂雪眉,云蹤鶴態(tài)。
貌出正偏,見非向背。
芙蓉月照兮太白峰高,丹鳳翔空兮瓊林玉碎。
覿面分明,兩彩一賽(以上宋宗源《續(xù)古尊宿語要》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