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入韻字:  或選擇
總目平聲上聲去聲入聲多音字下載平水韻表
韻字 五絶 3450七絶 27712五律 14968七律 23918五排 1058七排 193 1768四言 325六言 351古體 6155樂府 420 36 424 88辭賦 30琴操 10 102其他 434聯(lián) 438
劉楨 ? - 217 一首
劉騊駼 二首
張衡 78 - 139 二首
揚雄 -53 - 18 一首
楊修 175 - 219 一首
繁欽 ? - 218 一首
葛龔 一首
鄧耽 一首
陳琳 ? - 217 一首
魏晉
曹丕 187 - 226 一首
曹植 192 - 232 一首
楊泉 一首
王愆期 一首
王彪之 305 - 377 一首
繆襲 186 - 245 一首
董子曉 一首
袁崧 ? - 401 一首
鐘會 225 - 264 一首
陸機 261 - 303 一首
南北朝
劉義慶 403 - 444 一首
王融 467 - 493 一首
蕭綱 503 - 551 一首
何耕 1127 - 1183 一首
申用溉 1463 - 1519 一首
趙瑺 一首
鄭廣壽 三首
錯華玉以茨屋,駢雄黃以為墀。
紛以瑤蕊,糅以玉荑。
⑴ 《御覽》作「雉」。
⑵ 《初學(xué)記》二十七,《御覽》一百八十五。
前殿冬絺(《文選·七啟》注引《玄根頌》)
致垂棘以為墀(《文選·顏延之元皇后哀冊文》注)
乘瑤珠之雕軒,建輝天之華旗(《御覽》八百九)。
寤茲竹以成扇,乃畫象而造儀。
惟規(guī)上而矩下,播采爛以雜施(《北堂書鈔》一百三十四)。
核靈賦 西漢 · 揚雄
自今推古,至于元氣始化,古不覽今,名號疊毀,請以《詩》、《春秋》言之(《御覽》一)。
太易之始,太初之先,馮馮沈沈,奮搏無端(《御覽》一)
河出龍馬,雒貢龜書(《文選》陸倕《石闕銘》注)。
世有黃公者,起于蒼州,精神養(yǎng)性,與道浮游。
二子規(guī)游矩步(《文選》陸機《長安有狹邪行》注)。
文王之始起,浸仁漸義,會賢攢智(《文選》江淹《詣建平王書》注)。
枝附葉從,表立景有。
⑴ 《文選》謝朓《之宣城出新林浦》詩注
⑵ 《文選》陳琳《檄吳將校部曲》注,又蔡邕《郭有道碑文》注。
泛從風(fēng)而回艫,徐日轉(zhuǎn)而月移。
旆已入乎河口,殿尚集于園池。
處者□垂拱而基安,觀者若結(jié)駟□□□
⑴ 《北堂書鈔》未改本一百三十七,《御覽》七百七十
抑檢賦 東漢末 · 繁欽
翳炎夏之白日,救隆暑之赫曦(《文選·潘岳在懷縣詩》注。)。
承豢龍之洪族,貺高陽之休基(《文選·陶徵士誄》注)。
伊皇母以延慈(《文選·褚淵碑》注)
柳賦 東漢末 · 陳琳
偉姿逸態(tài),英艷妙奇。
綠條縹葉,雜遝纖麗。
龍鱗鳳翼,綺錯交施。
曇曇杳藹,象翠蓋之葳蕤(《初學(xué)記》二十八)。
玉玦賦 曹魏 · 曹丕
有昆山之妙璞,產(chǎn)曾城之峻崖。
??丹水之炎波,蔭瑤樹之玄枝。
包黃中之純氣,抱虛靜而無為。
應(yīng)九德之淑懿,體五材之表儀(《藝文類聚》六十七)。
洛陽賦 曹魏 · 曹植
狐貉穴于紫闥兮,茅義生于禁闈本至尊之攸居,□于今之可悲(《北堂書鈔》一百五十八)。
惟六書之為體,美草法之最奇。
杜垂名于古昔,皇著法乎今斯。
字要妙而有好,勢奇綺而分馳。
解隸體之細微,散委曲而得宜。
乍楊柳而奮發(fā),似龍鳳之騰儀。
應(yīng)神靈之變化,象日月之盈虧。
書縱竦而值立,衡平體而均施。
或斂束而相抱,或婆娑而四垂。
或攢剪而齊整,或上下而參差。
或陰岑而高舉,或落籜而自披。
其布好施媚,如明珠之陸離。
發(fā)翰攄藻,如春華之楊枝。
提墨縱體,如美女之長眉。
其滑澤淆易,如長溜之分岐。
其骨梗強壯,如柱礎(chǔ)之不移。
斷除弓盡,如工匠之盡規(guī)。
其芒角谽谺,如嚴霜之傅枝。
眾巧百態(tài),無不盡奇。
宛轉(zhuǎn)翻覆,如絲相持(《藝文類聚》七十四)
去時來時慘凄,悼秋氣之可悲(《御覽》二十五)。
東晉 · 王彪之
于是乎統(tǒng)體而詠之。
⑴ 《文選》任昉《王文憲集序》注引王彪之賦。
詔句芒使掌歷兮,敕羲仲以農(nóng)期。
儀晨祥而舉趾兮,樂田祖以豳詩。
喜載芟之千祿兮,美振古之如茲(《初學(xué)記》十四)。
軀觀若斯,氣勢云披。
銜金鑣,著玉羈(《御覽》三百五十八。)。
歌賦 東晉 · 袁崧
朱唇不啟,皓齒不離。
清氣獨轉(zhuǎn),妍弄潛移。
或似停而不留,或如疾而不馳(《藝文類聚》四十三)
孔雀賦 曹魏 · 鐘會
有炎方之偉鳥,感靈和而來儀。
稟麗精以挺質(zhì),生丹穴之南垂。
戴翠旄以表弁,垂綠蕤之森纚。
裁修尾之翹翹,若順風(fēng)而揚麾。
五色點注,華羽參差。
鱗交綺錯,文藻陸離。
丹口金輔,玄目素規(guī)。
或舒翼軒峙,奮迅洪姿
或蹀足踟躕,鳴嘯郁咿(《藝文類聚》九十一)。
別賦 西晉 · 陸機
伊公子之可懷,悲永懷之局期。
悼同居之無樂,曾不逾乎一期。
經(jīng)春秋之寒暑,常戚戚而不怡。
登九層而修觀,超臨遠以相思(《藝文類聚》三十)。
鶴賦 南朝宋 · 劉義慶
其狀也,紺絡(luò)頸而成飾,赪點首以表儀。
羽凝素而雪映,尾舒玄而參差。
趾象虬以振步,形亞鳳以擅奇(《藝文類聚》九十。)。
奄兮日采之既移,忽兮群景之將馳。
靡輕筠之碧葉,泛曾松之翠枝。
高羽而蕭瑟,韻珠露之參差。
此烈士之英風(fēng),長寥亮其如斯(《藝文類聚》一、《初學(xué)記》一。)。
晚春賦 南梁 · 蕭綱
待馀春于北閣,藉高宴于南陂。
水篩空而照底,風(fēng)入樹而香枝。
嗟時序之回斡,嘆物候之推移。
望初篁之傍嶺,愛新荷之發(fā)池。
石憑波而倒植,林隱日而橫垂。
見游魚之戲藻,聽驚鳥之鳴雌。
樹臨流而影動,巖薄暮而云披。
既浪激而沙游,亦苔生而徑危
⑴ 《初學(xué)記》三。案僧贊《筍言要》引作《春晚賦》。
苦櫻賦 南宋 · 何耕
余承乏成都郡丞,官居舫齋之東,有櫻樹焉,本大實小,其熟猥多,鮮紅可愛,而苦不可食,雖鳥亦棄之,感而賦之。
始余至于官居,盻茲樹之特奇。
干擁腫以上達,條扶疏而下披。
蔭露井其有馀,知封植之幾時。
或告予以含桃,出饞涎而流頤。
意薦廟之珍果,必甘滋之如飴。
幸一熟之得嘗,指麥秋以為期。
忽春事之已晚,訝子結(jié)之獨遲。
初瑣碎以破蕾,漸繁稠而著枝。
聊攀摘以適口,乃苦澀而顰眉。
類置膽于越國,異茹薺于周詩。
謝芳液之津津,空殷紅之累累。
誤來集之眾鳥,誑無知之群兒。
感人事之大謬,為累欷而赍咨。
或名美而實乖,或表盛而里虧。
或色厲而內(nèi)荏,或跡公而情私。
鷙翰假于鳳鳴,羊質(zhì)混于虎皮。
佞似圣以疇測,奸托儒而莫窺。
莽恭儉以竊國,卯博辯以僵尸。
談仁義其可樂,視所履而乖馳。
儼衣冠于民上,為賈豎之不為。
方滔滔以皆是,奚一木之足悲。
不見秋天鳧舄飛,憶君琴鶴自相隨。
牛刀暫借割雞手,枳棘元非棲鳳枝。
憫處勞魂金馬闥,閑馀浮蟻習(xí)家池。
仲康馴雉應(yīng)多暇,數(shù)寄音書雁北時。
按:一行作吏。風(fēng)味幾何??h僻事簡。時念我否。
采蓮鸞鳳池,折桂第三枝。
歷職清要路,直言諫諍姿。
如何天不憖,伊至病難醫(yī)。
慟矣斯人逝,文衰哭我私。
憶昔臺溪杖屨隨,中年云樹幾相思。
俄聞疾恙緣純孝,每見情書到水涯。
梁木忽摧麟撤泣,丹霄欲暮鳳藏儀。
況余新抱鸰原痛,哭向南天不盡悲。
龜洞同脩束,筱驂早許知。
箴規(guī)飽藥石,心跡托塤篪。
巽與真無假,雍容自有儀。
弦琴藏直道,裁玉韞貞姿。
楚俗看猶石,燕人寶失奇。
良才當受變,大器故成遲。
志彀終收鵠,登壇竟豎旗。
南宮觶百耦,黃甲倒群雌。
法制陳謨訓(xùn),經(jīng)綸述姒姬。
分司欽國子,典午佐王師。
銓薦朝章右,班清簡命宜。
烏臺今汲黯,柏府古辛毗。
清濁誰將激,風(fēng)裁獨自持。
排云呈白簡,請劍叩丹墀。
義烈寒秦骨,精忠儼魯辭。
天威寬秉燭,虺毒極吹疵。
納履辭丹闕,投冠歌紫芝。
江湖豈忘世,憂樂自關(guān)時。
一病緣明主,三年閉竹籬。
堅盟全介石,隆眷盛恩慈。
上答涓埃地,中宵涕淚垂。
先朝殊禮遇,后圣克敦追。
范鎮(zhèn)申前奏,嚴光把舊絲。
煙霞臥昔疾,林壑返初頤。
食德期將悟,修文奈末醫(yī)。
徵天乖福善,推理訝神逵。
亡鑒君王痛,摧梁士庶悲。
周綱誰肅正,舜服孰彰施。
鳳彩藏霄暮,蘭香入火滋。
琴期斷山水,媒見在妍媸。
杜若終朝采,芳華底處貽。
英名傳不朽,汗竹記無私。
盛業(yè)承前烈,馀光裕后資。
龐公元鳳子,徐氏總麟兒。
回首追遺跡,吞聲為國噫。
題詩答寄語,研淚染花枝。
惟我臺溪丈,邦家柱石姿。
封章血一斗,憂國鬢千絲。
北極名高掛,南鄉(xiāng)病未醫(yī)。
臨風(fēng)此日哭,非獨為吾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