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入韻字:  或選擇
總目平聲上聲去聲入聲多音字下載平水韻表
韻字 五絶 3450七絶 27712五律 14968七律 23918五排 1058七排 193 1768四言 325六言 351古體 6155樂府 420 36 424 88辭賦 30琴操 10 102其他 434聯(lián) 438
四支平聲  姿 [作為] [餓也] [參差] 規(guī) 醫(yī) [系累] [委迤,自得貌] [順遷也,類推] [跨馬,動詞] [理也] [蔫也] ? [水索也] [恨聲] [鼻液] [委蛇] [衣下曰齊。又與薺通] [比鄰] [高麗] [水中高地] 鶿 [音茲] [語助辭] ? [音詩] [音夷] ? [群飛貌] [牛駁] [月氏] [九嶷] [生息] [嗚戲,嘆辭] [以箸取物] [犛牛尾也。又與釐通。] [相欺也。遺也] [重也。又與累同] [與逵同] [谷蠡。瓠勺] [蹇也] ? [偲偲,相切責也] [節(jié)也] [舉目貌。又縣名]觿 [口聲] 榿 [我也。悅也。] ? [下也] [梓也]? ? ? [委蛇]? ? [牛黑色] [蘄茝也。求也] [木名] [捕魚具] ? ? [剪齊也] [克也,任也] [荷衣] ? ? ? [?嵯]? ? ? ? ? ? ? ? ? ? ? ? ? ? ? ? ? [山足] ? ? [木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組詞:詞首詞末
用韻:句末
對仗:對語
用典:典故詞末
漢語字典繁體或異體字:嬀媯
拼音:guī  韻部:
嬀、媯
〈名〉
    • 媯,汭,因以為氏。——《說文》
  • 即媯水 。中國山西省西南部的一條小河,向西流入黃河
  • 古州名。轄境相當于今河北省赤城、懷來等地 嬀
康熙字典

  •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居爲切,音潙。 (支韻)
  • 水名。在河中河東縣?!?a target='_blank'>書·堯典》釐降二女于嬀汭。
  • 又姓?!妒献宀┛肌逢?,嬀姓也?!?a target='_blank'>左傳·隱八年》鄭公子忽如陳,逆婦嬀。又漢尚書郞嬀皓,三國吳嬀覽。
  • 又州名。唐貞觀閒,攺北燕州爲嬀州。
  • 又《集韻》居僞切,音垝。 (寘韻)
  • 《揚子·方言》嬀娗,僈也?!对]》爛僈,健狡也。僈字右下原從方作,類似嫚別作??。
説文解字  

清代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虞舜凥嬀汭。因?爲氏。氏各舊本及集韻、類篇皆同。毛斧季剜改爲姓。非也。舜旣姚姓、則嬀爲舜後之氏可知。按依史記當云因以爲氏姓。尋姓氏之禮。姓統(tǒng)於上。氏別於下。鄭駁五經(jīng)異義曰。天子賜姓命氏。諸侯命族。族者氏之別名。姓者所以統(tǒng)繫百世不別也。氏者所以別子孫之所出。故世本之篇言姓則在上。言氏則在下也。此由姓而氏之說也。旣別爲氏、則謂之氏姓。故風俗通、潛夫論皆以氏姓名篇。諸書多言氏姓。氏姓之見於經(jīng)者、春秋隱九年天王使南季來聘。穀梁傳曰。南、氏姓也。季字也。南爲逗。氏姓也三字爲句。此氏姓之明文也。史記陳杞世家。舜爲庶人時。堯妻之二女。居於嬀汭。其後因爲氏姓。姓嬀氏。五帝本紀曰。自黃帝至舜禹皆同姓。帝禹爲夏后而別氏姓。姓姒氏。今史記奪一姓字此氏姓之例與陳世家同契爲商、姓子氏。棄爲周、姓姬氏。此皆氏姓之明文也。左傳曰。陳胡公不淫。故周賜之姓。使祀虞帝。賜之姓者、賜姓曰嬀也。叚令嬀不爲姓。何以不賜姓姚而賜姓嬀乎。凡言賜姓者、先儒以爲有德者則復賜之祖姓使紹其後。故后稷賜姓曰姬。四岳堯賜姓曰姜。董父舜賜姓曰董。秦大費賜姓曰嬴。皆子以祖姓也。其有賜姓而本非其祖姓者。如鄭氏駁異義云。炎帝姓姜、大暤之所賜也。黃帝姓姬、炎帝之所賜也。是炎帝、黃帝之先固自有姓。而炎帝、黃帝之姜姬實爲氏姓之刱始。夏之姓姒、商之姓子亦同。然則單云姓者、未嘗不爲氏姓。單云氏者、其後以爲姓。古則然矣。至於周則以三代以上之姓及氏姓爲昏姻不通之姓。而近本諸氏於官、氏於事、氏於王父字者、爲氏不爲姓。古今之不同也。舉舜凥嬀汭因爲氏姓以發(fā)其凡。凡訓詁家曰姓某氏者、皆於此起例。從女。姚之從女、以握登也。嬀之從女、以釐降二女也。爲聲。居爲切。古音在十七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