韻字:  或選擇韻部:
總目多音字下載中華通韻韻表(試行稿)

韻字 五絶 291七絶 2541五律 368七律 447五排 1 485四言 35六言 159古體 11202樂府 80 7 151 33辭賦 8琴操 2 19其他 253聯(lián) 299
共151,分5頁顯示   2  3  4  5 下一頁
令參 一首
司空圖 837 - 908 一首
宗密 780 - 841 一首
居遁 835 - 923 二首
龐蘊 二首
德謙 一首
神晏 一首
貫休 832 - 912 一首
道虔 一首
呂生 ? - 1176 一首
廖剛 1071 - 1143 一首
慈觀長老 一首
李特 一首
紹興太學(xué)生 一首
葛郯 ? - 1181 一首
蒲壽宬 一首
釋義青 1032 - 1083 二首
釋了心 一首
釋了演 二首
釋從瑾 1117 - 1200 一首
釋儀 一首
釋仲安 一首
釋印肅 1115 - 1169 九首
入門須有語,不語病遷蘆。
應(yīng)須滿口道,莫教帶有無。
長繩不見系空虛,半偈傳心亦未疏。
推倒我山無一事,莫將文字縛真如。
中唐 · 宗密
樂兒本是一形軀,乍作官人乍作奴。
名目服章雖改變,始終奴主了無殊。
按:見《宗鏡錄》卷七四
冷月霜天道者孤,一堂禪侶守寒爐。
衲衣穿處冰侵骨,夜坐更深炭也無。
在夢那知夢是虛,覺來方覺夢中無。
迷時恰似夢中士,悟后還同睡起夫。
真為家貧無一物,此語總是空里出。
出語還須歸本源,不敢違他過去佛。
欲得真醍醐,三毒須去除。
嗅無酥酪氣,自見如意珠。
劫火燒不然,泛海浪中浮。
昔日強索者,今日作他奴。
入門通后土,正眼密呈珠。
當(dāng)機如電拂,方免病遷蘆。
⑴ 《祖堂集》卷十,原署明照和尚,「照」應(yīng)作「招」。
眾彩裁成已,工多妙最殊。
收歸方丈里,長玩一明珠。
崆峒老人專一一,黃梅真叟卻無無
獨坐松根石頭上,四溟無限月輪孤。
將寶類寶意不殊,琉璃線貫琉璃珠。
內(nèi)外雙通無異徑,郁我家園桂一株(見《祖堂集》卷十二。)
六十年來此地居,靈臺光耀勝冰壺。
一朝破屋遂傾倒,且喜家中事事無(明管景嘉靖《永豐縣志》卷四)
過客小長盧,馨香滿道途。
我來聞好語,歸棹舞新蒲。
北宋 · 慈觀長老
龍牙答話只蘇嚧,借問諸方會也無。
昨夜虛空開口笑,祝融吞卻洞庭湖。
⑴ 宋曉瑩《羅湖野錄》卷二 《羅湖野錄》:龍牙才禪師受潭帥曾公孝序之請,開堂于天寧。一日曾延見諸禪,問曰:“龍牙答話只蘇嚧,如何道林?”月庵乃應(yīng)聲而顧諸禪曰:“借問諸方會也無?”曾笑曰:“可聯(lián)成一頌,以為禪悅之樂。”時座無續(xù)者。及傳至云蓋,有慈觀長老云云。
宋 · 李特
出沒云閑滿太虛,元來真相一塵無。
重重請問西來意,唯指庭前柏一株。
⑴ 宋普濟《五燈會元》卷一四 《五燈會元》:李相公特上山,問如何是佛祖西來意,師指庭前柏樹。公如是三問,師如是三答。公欣然,乃有頌云。
萬鴿飛翔繞帝都,朝昏收放費功夫。
何如養(yǎng)取云邊雁,沙漠能傳二圣書。
⑴ 《小學(xué)弦歌》作個
⑵ 元《古杭雜記·詩集》卷二 《古杭雜記·詩集》:高宗紹興間,宮中養(yǎng)飛鴿,每日群飛于外,太學(xué)士人作詩以諷。其詩流入大內(nèi),高宗惻然。自是宮中不復(fù)畜鴿。
南宋 · 葛郯
非心非佛亦非物,五鳳樓前山突兀。
艷陽影里倒翻身,野狐跳入金毛窟。
⑴ 《五燈會元》:郯玩意禪悅,首謁無庵全禪師,一日,舉「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豁然頓明,頌云云。
夜久風(fēng)浪息,驪龍弄頷珠。
水怪不敢動,明月滿江湖。
白云不到中峰頂(原注:無心曾出岫,舒卷任隨風(fēng)。),滿目煙蘿景象殊(原注:高低休便兩般看。)。
一句曲寒千古調(diào)(原注:韻出青霄,任君吹唱。),萬重青碧月來初(原注:松巖排突屼,佳魄任嬋娟。)。
滿缽盛來一物無(原注:已太多生。),豈同香積變珍蘇(原注:比類難齊。)。
日月并輪長不照(原注:別是一壺天。),木人舞袖向紅爐(原注:不是小兒戲。)。
宋 · 釋了心
佛之一字孰云無,木馬泥牛滿道途。
倚遍欄干春色晚,海風(fēng)吹斷碧珊瑚(《五燈會元》卷一六)。
踢倒飛來回首去,倒騎佛殿出皇都。
須知此外封疆闕,八面騰騰任卷舒(退靈隱)。
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以拂子擊禪床),為君擊碎精靈窟。
天上人間知不知,鼻孔依前空突兀(同上書卷一○)。
當(dāng)年高甲已登科,讀盡人間萬卷書。
今日一身天地窄,思量好事不如無。
莫分彼我,彼我無殊。
困魚止濼,病鳥棲蘆。
逡巡不進泥中履,爭得先生一卷書。
百丈堂前辨野狐,紫羅帳里撒真珠。
誰家別館池塘里,一對鴛鴦水上浮。
遇祖師,不契玄機道愈疏。
靈知不是目前法,目前無法可名模。
病在己而過在師,脫師離己悶胡蘆。
從前學(xué)解皆忘卻,撞頭磕腦愈心粗。
直截?zé)o根樹子鋪,超凡越圣大心粗。
忘軀為法方如此,擔(dān)板真如大丈夫。
但知行好事,好事不如無。
金剛元是鐵,秋至雁銜蘆。
群情非外物,萬莫生輕忽。
皆是自家心,外心無馀佛。
貪著是凡夫,不著是老盧。
老盧今古在,迷背自涂糊。
日月燈光迥不俱,何須伴侶學(xué)真如。
國師道在無相見,知音何處不文殊。
妙指閑柴意馬師,失之千里費工夫。
佛法不是這道理,拙用金毛作野狐。
拈古談今我尚無,木奴草女辨工夫。
草木恰知非外物,含靈那信自毗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