韻字:  或選擇韻部:
總目多音字下載中華通韻韻表(試行稿)

韻字 五絶 1709七絶 17246五律 3816七律 5261五排 30七排 2 7499四言 353六言 1019古體 119900樂府 696 72 928 352辭賦 30琴操 8 193其他 981聯(lián) 1001
十一安
陰平  [中間] [衣冠] 竿 [觀看] 穿 [地名] 毿 [參考] [同暄、煊,又人名馮煖] [占卜] [濺濺,水疾流貌] [負也] 監(jiān) [流入也] 篿 [綸巾] [扁舟] 縿 [與浛同。沈也] [更多…]

陽平  [艱難] 環(huán) 綿 便 [安也] 聯(lián) [引也] [研究] 沿 黿 [可汗] 篿 孿 骿 [更多…]
組詞:詞首詞末
用韻:句末
對仗:對語
用典:典故詞末
漢語字典
拼音:jiān  韻部:
〈動〉
    (會意。小篆字形,從又(手),從秝(lì)。字形象一手持兩棵莊稼。本義:一手執(zhí)兩禾。引申為同時進行幾樁事情或占有幾樣東西)
  • 同時具有或涉及幾種事務或若干方面
    • 兼,并也?!墩f文》
    • 兼執(zhí)之,以進?!秲x禮·聘禮》。注:“猶兩也?!?/li>
    • 兼巾之?!秲x禮·士昏禮》。注:“六豆共巾也?!?/li>
    • 兼諸弣。——《儀禮·鄉(xiāng)射禮》。注:“并矢于弣?!?/li>
    • 不可得兼?!?a href='https://cnkgraph.com/Writing/1206042'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孟子·告子上》
    • 丞相兼樞密使。——·文天祥《〈指南錄〉 后序》
    • 兼百花之長?!?span id="wyuk2ck" class='label'>明·李漁《閑情偶寄·種植部》
    • 兼筑雕刻?!?span id="q0moq2q" class='label'>蔡元培《圖畫》
  • 又如:兼祧(一子兼作兩房的后嗣。祧繼承上代);兼資(與通;并有);兼署(官吏除本職外,又兼理其他職務);兼味(指兩種以上的菜肴)
  • 合并,由部分合成整體
    • 約從離衡,兼韓、魏、燕、楚、齊、趙、宋、衛(wèi)、中山之眾?!?span id="w0e2gem" class='label'>賈誼《過秦論》
  • 并吞;兼并
    • 其兼天下不難矣。——《韓非子·亡征》
    • 孺子長矣,而相吾室,欲兼我也。——《左傳·昭公八年》
  • 又如:兼列(猶兼并);兼畜(猶兼并,并吞);兼弱攻昧(吞并弱者攻打昏者)
  • 倍,加倍
    • 王饋兼金一百?!睹献印贰Wⅲ骸捌鋬r兼倍于常者?!?/li>
    • 利不兼,賞不倍。——《馬王堆漢墓帛書》
    • 讀書倍文,功力兼人。——·韓愈《韓滂墓志銘》
    • 兼旬愈。——·方苞《獄中雜記》
  • 又如:兼只(幾只,數(shù)只);兼日(連日,不止一日);兼旬(二十天);兼通(通曉兩門或兩門以上的學問或技藝)
  • 重復;累積
    • [家人]重金兼紫,相繼為藩輔?!逗鬂h書·宦者呂強傳》
  • 盡;竭盡
    • 圣人縱其欲、兼其情,而制焉者理矣。——《荀子》
    • 夫日兼照天下,一物不能當也。人君兼照一國,一人不能壅也?!俄n非子》
  • 勝過;超越 。如:兼人(勝過別人。表示一個人能干兩個人的事)
  • 同,連同
    • 寒暑不兼時而至。——《韓非子·顯學》
〈形〉
  • 全部;整個
    • 兼天下之眾,莫敢不為其所好,而辟其所惡。——《商君書》
  • 又如:兼裒(廣為聚集)
〈連〉
  • 表示并列關系。和,與 。如:兼羅(并列);兼言(合在一起說)
  • 表示遞進關系。而且,并且 。如:兼之;兼且(并且)
〈副〉
  • 表示另一方面,可譯為“還”、“同時”、“再加上”之類
    • 兼有步兵?!?span id="cem0gqa" class='label'>宋·司馬光《資治通鑒》
    • 又 兼仗父兄之烈。
    • 兼與藥相粘?!?span id="skceeo0" class='label'>宋·沈括《夢溪筆談·活板》
    • 兼用刺激?!?span id="iiiqgw0" class='label'>蔡元培《圖畫》
康熙字典古文:??

  • 唐韻》古甜切《集韻》《韻會》堅嫌切《正韻》古嫌切,??音縑。 (鹽韻)
  • 說文》幷也。從手禾。兼持二禾也。《徐》曰會意。秉持一禾,兼持二禾。可兼持者,莫若禾也?!?a target='_blank'>易·繫辭》兼三才而兩之?!?a target='_blank'>前漢·王莽傳》縣宰缺者,數(shù)年守兼?!对]》師古曰:不拜正官,令人守兼也。又姓。《韻會》衞公子兼之後。
説文解字  

清代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幷也。幷、相從也。從又持秝。會意。古甜切。七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