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生卒】:?—271 【介紹】: 西晉人。九真太守董元勇將。吳蒼梧太守陶璜夜襲元軍,系在城內(nèi)。璜誘其弟解象作書與系而重用之。元疑,因殺系。吳軍遂陷交阯。
人物簡介
全晉文·卷八十一【生卒】:286—336 【介紹】: 東晉丹楊秣陵人。陶璜侄。初為王敦參軍。敦死,王導(dǎo)引為從事中郎。明帝咸和二年蘇峻亂,初獻(xiàn)謀庾亮,可一戰(zhàn)擒峻。亮不從。回還鄉(xiāng)聚眾千余,與陶侃等攻峻,別破韓晃,以功封康樂伯。遷吳興太守。時三吳大饑,回開倉賑濟(jì),一境獲全。性剛正,不避權(quán)貴。官至護(hù)軍將軍。卒謚威。
回,璜弟抗之子。辟司空府中軍主簿,不就;大將軍王敦召為參軍,轉(zhuǎn)州別駕,司徒王導(dǎo)引為從事中郎,遷司馬封康樂伯;后擢補北軍中候,轉(zhuǎn)中護(hù)軍,遷征虜將軍、吳興太守,徵拜領(lǐng)軍將軍,加散騎常侍。咸和二年,徙護(hù)軍將軍。卒謚曰威。
人物簡介
何絳(一六二七—一七一二),字不偕,號孟門。順德人。布衣。明末動亂,隱于羅浮、西樵山中。明唐王隆武二年(一六四六),聞張名振起事抗清,遂疾趨南京,至則事敗,乃已。明桂王永歷十二年(一六五八),與陳恭尹同渡銅鼓洋,訪遺臣于海外。又聞桂王在滇,復(fù)與恭尹北上,西濟(jì)湘沅,不得進(jìn),乃東游長江,北過黃河,入太行。嘗歷游江浙及燕、齊、魯、趙、魏、秦、楚間,終無所就。晚年歸鄉(xiāng),隱跡北田。與其兄衡及陳恭尹、陶璜、梁梿合稱“北田五子”。著有《不去廬集》。清康熙《順德縣志》卷一三有傳。何絳詩,以中山大學(xué)圖書館藏舊鈔本《不去廬集》為底本,參校民國汪兆鏞鈔本(簡稱汪本)及一九七三年何耀光何氏至樂樓影印汪氏微尚齋鈔本(簡稱何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