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申翊圣

相關人物:共 2 位
共 101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元 · 陳旅
能守不成三瓦戒。
輟耕錄:陳眾仲先生嘗題樂全堂,有云云之句。人多不知所謂。按史記龜筴傳云:「天尚不全,故世為屋,不成三瓦而陳之?!棺ⅲ骸戈?,猶居也?!?br />
夜吟 明 · 成汝學
五言律詩
夜久殘燈晦,幽人耿未眠。
涼生微雨后,秋入病梧先。
諱老緣親在,忘憂是樂全。
翛然倚孤枕,窗外曉鐘傳。
關東紀行二百韻(庚寅) 明 · 柳夢寅
壬辰亂。失本藁。乙巳七月。江陵進士崔參寄送。且贈詩曰。賈胡曾逞剖身癡。寸璧應須鬼護持。倘欠相如完返趙。終然虛擲十城資。
萬歷紀元號,時維十八霜。
流年丁白虎,佳節(jié)屬青陽。
佐缺關東幕,銓移刑部郎。
承綸辭鳳闕,含淚拜萱堂。
西日催郵傳,東郊設供張。
平邱新旅枕,水寺舊禪房。
螺角交清響,松羅識寵光。
龍津流桂楫,葛壟奠椒漿。
骨肉爭欣迓,壺餐為遠將。
砥平經甸域,松峴踐原疆。
亞使人非稱,邦君禮甚莊。
淳風蘇槁蘗,嘉政浹甘棠。
位逼崔丞噤,官清孟尉狂。
科頭寧著幘,坦腹不披裳。
書記吾何與,籌謀我莫當。
楊桁休楚撲,雁鶩絕趨蹌。
桂酒澄樽里,蛾眉媚坐傍。
憑虛(樓名)危檻迥,凈友(池名)曲池香。
臺賞觀魚(臺名)勝,亭臨漱石(亭名)涼。
長林環(huán)岸翠,峭壁繞流蒼。
上院(雉岳)稱名剎,喬基占峻崗。
木蓮陰絕澗,巖徑出脩篁。
萬里來雙瞙,千山湊一床。
歷詢當汲汲,馳驟載彭彭。
酒石名空在(酒泉縣。酒泉石。),溪樓見未嘗(清虛樓)。
山當簾滴滴,波匝枕鏘鏘。
鐵笛臨風弄,漁舟待月航。
平昌圍巘岳,和驛(大和驛。有窟。)少村莊。
鐘乳流膏液,般倕逞斧斨。
看人頭目在,有洫稻粱亡。
束火泉無極,縻繩路不茫。
清心(樓名)供勝賞,征客辦春望。
馬首臺山路(五臺山),鐘聲月寺廊(月精寺)。
翠岑猗五角,蒼檜老千章。
漢水終朝海,牛筒(水名)此濫觴。
金剛(淵名)千抱合,膏滀百尋強。
點額魚超級,桃花浪沸湯。
橫溪(驛名)朝秣馬,關嶺(大關嶺)晚治裝。
積雪長凄凜,森林半死僵。
云煙晴不礙,天冰混難詳。
蜀道雄天險,秦崤捋巨防。
溟洲(江陵)稱府庫,海國富賢良。
民俗敦周禮,人才萃夏庠。
無閭貞不表,有里孝皆彰。
鏡浦聞常飽,蘭舟愿始償。
深無沒肩背,淺可泛艅艎。
遠渚蒼松匝,長沙白鳥翔。
華亭褰錦帳,煙浪駕風檣。
賀鑒移新鑒,紅妝換舊妝(后紅妝妓名。)。
寒松(亭名)仙跡古,云錦野燒煬。
許李(臺名)何時會,風流不可忘。
樹林如有識,巖石揔流芳。
栗項插霄漢,火峰(栗火皆峴)攢豫樟。
畏途愁孝子,危磴學回腸。
佳麗傳三陟,豐饒溢萬倉。
厥田惟上上,多稌盡穰穰。
北野(坪名)松迷路,西樓(竹西樓)竹繞墻。
白山凝翠黛(太白山),丹壁蘸滄浪(赤壁)
臺上篝燈熀,波心城火煌。
橫流鬧歌板,臨檻釣鱒魴。
石幻無窮態(tài),臺凌不測洋(凌波臺)。
巉巖如釰戟,蹲踞似虎狼。
長峴連刀嶺(皆嶺名),帥臺(元帥臺)鄰孟坊(地名)。
地名君奭(召公臺),民想翊成黃(黃喜)。
短碣苔紋蝕,千秋茂烈揚。
蔚陵(島名)浮海浪,蒼巘露天潢。
如艦漂篁筍,隨波渡鹿獐。
蔚州(蔚珍)巍官閣,山家長筼筜。
厓斷高何極,竅呀深可量(圣留窟)。
小門通永夜,橫棧入無旸。
蝙蝠飛難數(shù),龍蛟見可惶。
倒栽敷菡萏,垂植注玕瑯。
層塔濃銀玉,飛泉碎水玱。
無風寒冽冽,有水黑汪汪。
既出天何曠,追思夢尚恇。
石門通間介,洲榭合相徉。
不失望洋(亭名)實,曾無遠目障。
銀山相出沒,金鼓幾鏗鏜。
鮫子爭輸蚌,漁人競擊桹。
越松(亭名)長夢想,乘月始彷徨。
蒼鬣籠天漢,寒沙耀眼眶。
烏鳶曾不下,草棘詎能荒。
粉革披高樹,華樓壓峻隍。
南關蹤已遍,北路馬交驤。
連谷(驛名)茶三碗,洞山(驛名)夢一場。
沙從牛石(牛巖)響,風到峴山(襄陽)飏。
人去遺窠穴,巖洼類鼎鐺。
地存仙子秘,亭古海云祥。
趙子才圭璧,河公器棟梁(河趙臺)。
高功光簡策,遺跡異尋常。
波靜冰紈熨,煙沉松露瀼。
三鯨齊躍躍,千頃縮滄滄。
奮鬣雷霆閧,飛澇霧雨霶。
驛亭圍翠桂,官道蔭垂楊。
新屋勞王繭,華題飾玉瑭。
洛山(寺名)欹醉枕,騷客富詩囊。
林鳥青春暮,梨花白雪雱。
金雞驚曉枕,烘暈射扶桑。
怪氣紛相糾,清風來自旁。
霞蒸天似燬,猩染海為衁。
巨浸吞還吐,旸烏頡復頏。
斯須浮火轂,昭晢辨毫芒。
仙府聞堂石(食堂巖),天紳認土王(土王窟長瀑。)。
藍輿尋雪岳(山名),巖窟望金剛(窟名)。
天吼來鳴杖,峰奇亂束槍。
石平渾類榻,崖廣巧為廂(天吼山窟中有寺。)
萬木俄披拂,千軍似掠槍。
真人游?邑,湖水(永郎湖)勝馀杭。
綺席臨危岸,孤舟艤曲塘。
幅員環(huán)岳廟,深淺羃菰蔣。
隔海棠迷渚,多魚食薦■。
沙長眠鵠鷺,波闊浴?鴦。
清澗(亭名)如舒翼,長松恍奏簧。
月窗迎桂影,風浪看陵襄。
高唱驚鮫鱷,清簫引鳳凰。
釣鰲真不惡,鞭石也何妨。
花浦如佳士,仙潭(游仙潭)似美娘。
供薪民刈荻,編席吏收菖。
縣邑三泉陷,居民萬命殃
靈仙淹白鹿,塵世吊黃粱。
戰(zhàn)藝文為刃,張羅禮作綱(時桿城開試場。)。
無能宜剔去,有善盍明揚。
匠石掄梧槚,醫(yī)扁蓄桂姜。
偏荒誰訓迪,言語若優(yōu)倡。
莫道封雍齒,還疑棄骕骦。
貢筵鳴鹿罷,高閣鼓鐘鋃。
解佩休波驛(鳴波驛),揮鞭指大康(高城驛)。
舸巖雄萬斛(船巖),鐘石怪千創(chuàng)(懸鐘巖)。
西岳如吳會,南江(高城江名)似楚湘。
海遐愁眼纈,山近費頭昂。
亭上兼雙樂(海山亭),身中已百癢。
仙蹤尋海溆,別浦聒鹙鸧(三日浦)。
依約前峰字,分明南石行(丹書述郎徒南石行六字。)
千峰游不厭,三日去何遑。
寺老鳴鐘釋(夢泉庵),碑侵礪角羊(官牧羔羊。)。
嶼孤蹲石獸(四仙亭),亭古咽階螀。
極浦羅群玉(臺名),奇巖等截肪。
甕巖(甕遷)森木柵,線路達行商。
穿島(島名)誰疏鑿,金襕(窟名)巧削鎊。
青紅延日暈,呀谺啟天閶。
浪漱沖崖隙,沙明粲玉璋。
不容人力處,方識鬼謀臧。
六面四叢石(亭名),千镕百鍊鋼。
天工何詭怪,造化甚荒唐。
整整如繩墨,高高近角亢。
千尋交起伏,五采爛緋緗。
海闊堪張帆,風恬好涉卬。
侍中(臺名)臺已舊,吊客涕空滂。
霽色浮羅縠,波聲振羽商。
榻邊山走北,云表地連羌。
轉旆歸程邈,回塘晚稻秧。
仙山瞻咫尺,身世癖膏肓。
芒屩替靴襪,荷衣代鹔鹴。
厓危缽水急,足滑坂丸忙
倒落骨應碎,淵沉身不傷。
楓橋(丹楓橋)滌巾襪,榆岾(寺名)舍車箱。
山色映譙閣(山映樓),川光亙畫梁(百川橋)。
千螺佛頂(臺名)秀,九井(洞名)石巔方。
冰竇寒無夏,甘泉味似糖。
龍淵(九龍淵)無徑路,蛟穴攢鋒铓。
疊穎連云起,三牲遇旱禳。
毗盧(峰名)攀老柏,寰宇視微糠。
列岳如臣妾,諸天近玉皇。
琪生樹黨伍,瑤茁草芳薌。
吸液行充腹,茹芝采滿筐。
獅蹲峰矗矗(獅子峰),龜伏水泱泱(龜潭)。
一柱千年聳(普德窟),爭流萬瀑長(洞名)。
潭船(船潭)超欲浪,石馬(峰名)脫名韁。
妙吉(寺名)風欞靜,摩訶(寺名)月榻匡。
開心(庵名)板為屋,真歇(臺名)釋休糧。
燕客送荊軻,劉軍發(fā)楚喪。
皤然山綺季,姣爾石毛嬙。
老鶴辭華表,孤墳吊北邙。
真仙何矯矯,愚俗竟倀倀。
闊巖名殊實,荒田谷雜稂。
寒溪排翠壁(寒溪山有瀑與壁),懸水散明珰。
晴霧人衣濕,悲風客思傷。
素光長裊裊,清韻激鉠鉠。
云卷衡山腹(游寒溪山。默禱雨霽。),眼窮兜率鄉(xiāng)。
問津名以母,停棹憶吾娘。
圣澤雖加飯,私情慕異糧。
昭陽(江名)打魚鱉,雕管泣嫠孀。
雨釋曾棲息,清平事慨慷。
江山留勝槩,風俗屬時昌。
塵想爐燃羽,禪心露洗薔。
池魚歸港漭,斥鴳去榆枋。
觸地要為樂,求妻豈必姜。
從玆游寶匝(史吞瀑名。),偏覺等彭殤。
奇秀饒泉石,淳庬息寇攘。
有生多壽考,無物見羸尪。
遍野堆禾黍,終年謝旱蝗。
功名覆蕉鹿,世事捕蟬螗。
山客供詩酒,村人饋粔?。
要當躬摯耟,不必釣周璜。
萬乘終何顧,千金戒自戕。
使華明按察,州邑戢貪贓。
竇臥生氂犬,宊無賁首牂。
忠清要自好,物欲莫交相。
欲效懸臺鏡,還慚拒轍螂。
一心期共國,終始尚云蘉。
⑴ 葛山。有外祖墓。
⑵ 石竇有聲則風故名天吼山
⑶ 古志。邑陷為花浦。水底。見衙舍衙吏。
⑷ 歙谷直北隔海。即慶興也。每天晴則可見。
⑸ 缽淵瀑。高數(shù)十丈。水苔甚滑。人雖■蹬。而落肌不傷。
⑹ 妖僧普雨。逃刑于清平山。
恭惟我世宗大王遠撫長駕。延攬群材。修起禮樂。損益章程。以開昌明博大之治。儒學文章之士。于斯為盛。云蒸龍躍。鱗集仰流。以左右鴻猷者。指可多屈。其最著者曰。樗軒李公諱石亨字伯玉。世傳延安之李。來自唐中郎將李茂。以副將從蘇定邦平百濟。留仕新羅。賜籍于延。是其鼻祖云。至麗朝有諱賢呂。判少府監(jiān)。高祖諱孝信。版圖判書。曾祖諱匡。司仆正、贈兵曹判書。祖諱宗茂。工曹典書、贈左贊成。考諱懷林。侍衛(wèi)司大護軍、贈左議政。妣春川樸氏。司仆正彥之女。議政天性至孝。朝夕躬掃家廟。喪祭一遵禮制。太宗寵遇極隆。晚無子。禱三角山。生公于乙未十月。前一日。議政公直禁省。夢坐大石。白龍拆石而出。覺則舍人報生男。名公以此也。狀奇?zhèn)?。骨格異凡。稍長。文思日進。十四??Ia入學成均。聲名已藉甚。二十六。并魁生員進士及第初試。翌年。連魁三榜。設科以來未嘗有也。英廟大喜得人。直拜左正言、知制教。命三館賜宴闕門外。俄被選賜暇。讀書于真寬寺。拜集賢殿副校理。同撰治平要覽。以編修事殷。不煩他務。遂升至應教。丁卯。重試對策。公又居魁。而同公優(yōu)等者八人。親試定魁。御題八駿圖任制各體。公始制箋。以天佑作之君。圣人應千齡之運。地用莫如馬。神物效一時之能為頭聯(lián)。成謹甫言今場可畏。莫如李某。見而詒曰。君欲效老學究。對儷為工耶。且以馬對君。無乃不可。公長者。信其言。舍而制詩。成瞯知之。掠其聯(lián)為箋。竟占一頭。公曰。此膝不屈于人久矣。成曰。我能屈不屈人之膝。一時傳為勝談。超授直提學。辛未。議政卒。廬墓三年。服闋。拜直提學。甲戌。升通政。仍前職。乙亥。光廟即位。拜僉知兼成均司成。公在集賢凡十四年。始遷他職。丙子。出為全羅監(jiān)司。瓜滿。拜刑曹參議。又出判公州。命升嘉善。治以勸學為先。未及期。化大行。召拜僉知。以修文殿提學。朝京還。上曰。特召李某者。將以大用。何寂寥耶。命拜漢城府尹。上將西巡。海西缺方伯。難其人。特命公往。公翌日登途。整理延鑾。區(qū)畫無欠。上大喜。褒賞甚渥。升秩嘉靖。拜刑曹參判、大司憲。先是。臺官以言事多獲罪。公風裁凜然。甚得論事體。疏劾一大臣貪縱。辭激切。上嗟嘆即召見。降御榻命進勺。握公手曰。向使任言責者皆如卿。予豈不從。仍以疏示左右曰。今不得庇護某矣。即允之。然公亦不久而辭遞。拜京畿觀察使、戶曹參判。升資憲。判漢城府事。兼左賓客。時設號牌。五年不就。特舉公總治。悉以委之。俄升崇政。兼八道都體察使。辭朝。又加崇祿。公判京兆七年。上常曰。卿勿嫌久。事成。將以待卿。光廟升遐。以告訃請承襲如京。還加輔國。成廟即位。拜判中樞。命兼知成均館事。故事主文者。必兼知館。而時主文者久不釋。故特有是除。蓋以公文學宿望。常欲以命公者。酬之也。公亦以育才為己任。與二三儒老。輪坐明倫堂。訓誨多士。甚有薰陶之效。辛卯。錄佐理功。封延城府院君。光廟嘗謂公曰。再三勛盟。卿何獨不與。然必為他日功臣。至是果驗。丁酉。卒于第。春秋六十三。成廟悼甚。輟朝減膳。祭及葬俱如禮。謚曰文康。葬龍仁文秀山圃隱先生墓左麓。遺命也。與夫人鄭氏同塋。公寬平而嚴重。端雅而剛正。識見超邁。論議正大。決大事亭疑法。片言傅古義。毅然不可奪。居恒無疾言遽色。未嘗以私干人。亦不受人私。雖親莫敢以惰容近。訓子弟常如寒素。子渾。殿講通經。特命除職。公固辭曰。此兒年少。何敢早干恩澤。安平大君負貴而好儒。聞公名。艷慕之。累遣人求一見。公終不往。亦不受其遺。人以為先見。光廟踐祚。公以先朝帷幄。形跡自孤。齮龁者伺公萬狀。公凝然自持。無幾微見于色辭。絕不競馳而求進。又力求外以遠害。在湖南。聞六臣之死。題詩于益山東軒曰。虞時二女竹。秦日大夫松??v是哀榮異。寧為冷熱容。蓋寄哀而示志也。有人惡之于上。且請按治。上曰。此特詞人詠物。何必深求。終不問。后上益向重公。禮遇殊絕。雖格于時。未果顯授。而升超日隆。嘗于內殿宴公。中殿親執(zhí)御衣一襲以賜之。命宮女制三壯元詞。歌以侑酒。自是每召飲必歌之。嘗謂公曰。五百年王者興。其間必有名世者。非卿而誰。公曰。臣不敢當。公筆法妙。一時集賢諸公發(fā)愿詩。亦以公書為首。公嘗撰大學衍義輯略二十一卷。隨箋上進。上嘉獎賜鞍馬。即命印頒。晚年官閒。詩酒自娛。家在泮水西。溪壑窈窕。葛巾藜杖。嘯詠其中??椭亮粜★嫛H送缟裣?。清慎節(jié)儉。不治生產業(yè)。位極人臣。而斗屋蕭然。有屢空之嘆。構茅亭數(shù)椽于園中。名之曰戒溢。平生飭躬訓子弟。皆以是。卒之日。朝野悲。號哭吊賻無不盡。公著述甚多。而散失殆盡。明廟朝命裒輯印頒。僅二卷行于世。噫。文章之選。莫盛英廟朝。而公每舉。獨冠多士。一時群材。莫敢望焉。倘非公之望實洽于朝壄。烏能若是其卓卓。當乙亥丙子年間。并游諸人。非禍則顯。鐘簴鼎鑊。判于左右。而公獨履順居正。危不詭隨。負勢者不能屈。工讒者不能間。倘非公之樹立如是卓卓。烏能免于及哉。公雖未臻大拜。位望固已顯隆矣。而人猶以不盡用為恨。惟其用之不盡也。故其名愈益重。世之望公如泰山喬岳。至今婦人孺子。皆能誦之不衰。觀于國乘野史。可知已。公之內外諸孫。共一千五百馀人。世繼簪纓。蟬聯(lián)登簉。豈其不盡用者在是耶。不肖孫廷龜。生于公沒百年之后。祗奉遺訓。忝竊名位。雖典刑邈焉。未及見道德之光輝。先君子常以太史公臨絕之語。托于不肖曰。我先祖高名大業(yè)。赫赫照人耳目。非子若孫所敢私。惟是墓道不朽之業(yè)。予既赍志未遂。汝其勉哉。不肖孤夙夜佩服。耿耿三十年所矣。敢以平昔先君所詔者。詮次如右。蓋有略而無溢云。銘曰。
天眷圣王,蔚啟昌期,惟岳降靈。
乃魁多士,乃儀于朝,金門歲星。
云龍風虎,千載一時,拔茅匯征。
如彼祥鳳,雍雍麗霄,瑞世文明。
黃麻六經,振玉鏗金,萬竅俱瘖。
黼黻皇王,笙簧禮樂,日虛圣襟。
天地變化,公惟自靖,亨以濟艱。
進不離正,貞不絕俗,壁立危班。
雖居散秩,恩遇日渥,士望愈碩。
京兆七年,體察八路,所至手額。
成廟之初,擢長成均,蔚然儒宗。
策名佐治,優(yōu)游盟府,位聯(lián)上公。
發(fā)揮曾書,纂成治鑒,筆下經綸。
名標文苑,功著儒林,澤在斯民。
文秀之山,昔賢所宅,公卜其麓。
芳徽不孤,百世如昨,過者必式。
按:公前配烏川鄭氏??h監(jiān)保之女。圃隱文忠公之孫。后配高靈樸氏。宗廟署丞真言之女。鄭氏生一男。曰渾。文科掌令。樸氏生一男一女。男曰浩。進士。女適府使宋汝諧。此公之子若女也。曰大護軍壽長、命長、福長、孝長。同知順長、文科僉知敬長、原陽君邊士謙。公之孫行。曰承旨巙、縣監(jiān)嶬、監(jiān)察?、縣令??、兵使邊明胤、郡守邊季胤、司評樸謹?shù)热?。公之曾孫行。曰郡守廷秀、廷華、廷虎、縣監(jiān)麟瑞、麟趾、麟定、判書廷龜、僉知廷顯、崔泳津、判書邊協(xié)等八十七。公之四代孫行。曰縣令赟、寶、資、右贊成貴、參軍賚、察訪賓、蕡、縣監(jiān)蕆、汝興、中興、永興、監(jiān)察楫、檣、梯、櫓、樞、橈、楠、欄、柍、樺、司諫明漢、修撰昭漢、判尹邊應星、兵使邊應奎、掌令邊應璧、兵使趙誼、趙讱、趙諶、承旨韓孝仲、察訪金積、教官閔后騫、縣監(jiān)崔應斗、府使李廷哲、主簿樸大健、大華、司藝洪霙、鄭玄源、樸知警、李運、閔相元、許繼忠、鄭象海等二百馀。公之五代孫行。曰教官時尹、時曾、時孟、時程、時說、時達、時敏、延陽君時白、時聃、牧使時昉、時亮、時益、時稷、時奭、時陟、時尚、時良、時英、時俊、時藝、時遇、時選、時進、時迪、時健、時燁、時燮、時熏、時煥、判書吳允謙、正郎吳允諧、察訪吳允諴、允誠、承旨申應矩、正、李舜民、洪汝一、邊慶胤、金慶馀、翰林金卨??h令尹吉元、承旨張自好、柳秀春、邊屹、崔峻天、金俊男、縣監(jiān)樸峻成、弘憲、僉知趙國信、國哲、國俊、佐郎韓必遠、必厚、必久、副正邊忠范、永安尉洪柱元、許峋等二百四十馀。公之六代孫行。曰遠基、僩、慱、悌、悰、縣令恪、恒、憬、恂、憕、悙、?、悅、吳達天、具鳳瑞等五十。公之七代孫行。此掌令出也。曰郡守宋世忠、宋世良、尹伯齡、公之外孫。曰參贊宋麒壽、參判宋麟壽、贊成丁應斗??h監(jiān)成悌元等十三。公之曾孫行。曰大司諫宋應溉、牧使宋應泂、副提學宋應洵、應期、應光、應慶、監(jiān)司尹希吉、判書尹自新、郡守尹克任、都事申承緒、校理金瞻、俞大脩、監(jiān)司丁胤禧、參議丁胤佑、參判丁胤福、尹仁涵等四十一。公之四代孫行。曰右議政申欽、監(jiān)司申鑒正、宋碩祚、孝祚、裕祚、顯祚、邦祚、廷祚、熙祚、甲祚、參贊李慶全、判決事李愖、參判南以信、李尚信、李惕、監(jiān)司丁好善、丁好恭、丁好寬、丁好恕、丁好德等一百三十。公之五代孫行。曰參判宋錫慶、權昐、權昕、東陽尉申翊圣、申翊亮、丁彥圭、丁彥璜、南斗瞻、李晉英等一百五十。公之六代孫行。此府使出也。曰導壤守。公之孫。曰洪佑卿、李岑等八。公之曾孫。曰洪儀、李天鵬、慎泓等八。公之四代孫行。曰李宗誠、李克一、金重鎰等十三。公之五代孫行。曰金克新、慎惟一、慎惟誠等二十五。公之六代孫行。此進士出也。派遠而不顯者。幼且未冠嫁者。不盡錄。
仁嬪金氏既卒之十一年。我殿下受命踐阼。越五年丁卯。命樹麗牲之石于仁嬪墓道。教臣申欽敘之。臣欽謹拜手稽首而言曰。若稽金氏。自出水原。考曰漢佑。司憲府監(jiān)察。妣曰李氏。忠義衛(wèi)李誠之女。嘉靖乙卯二月甲午生嬪。稟有淑質。與倫類殊。婉娩靚穆。已著于弄瓦之日。雖為游戲。不違女則。表姊李氏為明廟后宮。取養(yǎng)于宮中。時年十四。仁順王后一見輒異之。屬宣祖大王備后庭。嬪目受內職。益兢兢飭已。承上以敬。蒞下以恕。居籠而畏。臨事而謹。令問徽赫。壸閾之中為式焉。萬歷癸酉。賜號淑媛。序升貴人。庚子。懿仁王后不豫。嬪日侍側夔夔。躬調藥餌。久而彌勤。及上仙。含襲服殮以洎于殯。嬪俱司之。率禮無愆。丙午。進爵為仁嬪。戊申。宣祖大王升遐。嬪哭擗哀毀。有踰于制。過三年出居私第。癸丑十月。遘疾棄養(yǎng)。春秋五十有九。是年十二月。卜楊州豐壤里子坐午向之原窆焉。從亡子兆也。嬪育四王子五翁主。王子長曰珹。義安君。未娶而夭。次曰珝。信城君。娶漢城判尹申砬女。亦早歿。女一人安弘量。次曰琈。定遠君。娶贊成具思孟女。封連珠郡夫人。次曰珖。義昌君。娶吏曹判書許筬女。無子。翁主長曰貞慎翁主。適達城尉徐景霌。次曰貞惠翁主。適海嵩尉尹新之。次曰貞淑翁主。適東陽尉申翊圣。次曰貞安翁主。適錦陽尉樸?。次曰貞徽翁主。適全昌尉柳貞亮。定遠君有三男。惟我主上殿下居冢子之位。見光海當寧。幽囚母后。殄滅倫紀。虐害黎元。中外離心。宗社之危僅如一發(fā)。癸亥春。因臣民之望。撥亂反正??说焐裉?。乙丑夏?;实鄄钤t使太監(jiān)王敏政,胡良輔冊封。降誥命冕服以章之。我殿下考據(jù)典禮。追崇定遠君為定遠大院君。連珠郡夫人為連珠府夫人。墓號興慶園。聘領敦寧府事韓浚謙女為妃。誕生世子諱。大君三人。曰淏。鳳林大君。曰?。?-D001大君。曰滾。?-D002大君。世子聘承旨姜碩期女為嬪。其次輔。綾原君。娶□□□□□□。其次佺。綾昌君。有俊才。為光海所忌。年十七被誣謫卒。人皆冤傷之。達城有三男五女。男曰貞履。直長。其馀幼。女曰金圭。死于癸丑之獄。有一男曰弘錫。次曰沈伉。有二男。次曰李命寅。有一女。次權堣。次幼。海嵩有二男。曰墀。弘文館應教。曰丘。進士。東陽有五男四女。男曰冕生員。曰昪曰炅。馀幼。女曰洪命夏。有一子。馀幼。錦陽有一男曰世橋。全昌有二男二女。男曰淰進士。次曰洽。嬪溫而粹。塞而淵。寬而厚。柔而順。承宣廟恩過四十年。持以卑巽。終始不忒。疾言遽色。不形于容儀。絮語詈罵。不施于奚史。親疏貴賤。咸得其心。葆厥德美。向周福履。螽斯麟趾。莫不艷慕。宣廟服闋之后。屏華去飾。笑不見齒。居恒稱未亡人。唯以不遄死為痛。佳辰令節(jié)。子姓來寧?;驎r奉觴上壽。未嘗以為歡。戊申以來。世道大變。宣廟支屬。俱惴惴不保朝夕。而顧嬪當無道之時。處之有方。雖光海。終嬪之世不敢加以禍患。嬪之卒而綾昌之獄作矣。嗚呼傷哉。仁心仁聞。在人耳目。理不終泯。命亦靡常。天其茂貯休祥。騭佑我邦家。光啟中興之熙運。而思齊之烈。實為有開之先歟。臣謹繼之以銘曰。
天鐘異質,畀德洎貴。
以順承之,仁經禮緯。
睿眷方隆,寅畏小心。
壸范宣昭,上嘉下欽。
銀潢派遠,玉葉芳敷。
惟我圣明,誕膺貞符。
彝倫復敘,宗社再康。
?烈寔彰,永詔無疆。
蔚彼佳城,在國之東。
眾靈輿衛(wèi),有碑斯豐。
臣拜稽首,綴以銘旃。
本支百世,日月長鮮。
次東陽尉韻申翊圣 明末清初 · 沈悅
七言律詩
幽居新卜瀼東西,偏性端宜一壑棲。
慣向清江隨白鳥,肯將華發(fā)帶文犀。
城南咫尺身猶遠,洛北風云夢轉迷。
過眼榮枯何足道,世間人事本難齊。
飄然仙袂下長洲,兩岸晴沙水穩(wěn)流。
病臥江樓違勝賞,暗聞歌管在扁舟。
幽居長對白鷗洲,檻外盈盈碧玉流。
自笑殘生何事業(yè),滿江煙月棹漁舟。
白頭多病臥滄洲,跡阻清朝第一流。
榮辱算來都夢幻,只將身世付虛舟。
車馬來何處,蓬蒿隱草廬。
吾尋惠遠社,客到子云居。
王令書成后,何郎賦就馀。
簫聲聞已遠,紫氣入躊躇。
共 101 首 第 1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