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amp id="bjktc"><acronym id="bjktc"></acronym></samp>
    1. 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習指南 其它 簡繁轉換 詩社 詩詞書店

      人物:戴望

      相關人物:共 1 位。
      共 1 首
      莊棫 朝代:晚清
      已收錄作品:137首
      相關詩詞 (3)相關人物 (2)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830—1878 【介紹】: 清江蘇丹徒人,字中白。先世為鹽商。少時以輸餉得部主事。后家中落,謀食淮南、江寧,校正群籍,為曾國藩所禮敬。治《易》、《春秋》,通歷數。有《周易通義》、《靜觀堂文》等。
      晚晴簃詩匯·卷一六七
      莊棫,字仲白,丹徒人。候選主事。有《蒿庵集》。
      中白詞
      莊棫(一八三〇—一八七八),字中白,號蒿庵。
      江蘇丹徒人。
      治易、春秋,兼通緯候。
      善言名理。
      先世業(yè)鹺,后家中落,客游京師,無所遇。
      曾文正延致淮南、江寧各官書局,勘定群籍,甚敬禮之。
      同輩若戴望袁昶譚廷獻皆欽服其學。
      中白詞·自序一
      戊午刻詞四十首于京師,后間有作,不復著錄。今年夏,李君冰叔序薛慰農《江舟欸乃集》詞,言薛君之作,中多郁伊,非漫為也。索居白下,風雨如晦。稍稍為之,歸次舊日所作,遂乃成帙。予無升沉得喪之戚,其善自懷思,則自少壯至今,固無殊也。查工片石,即予字之切韻,取以弁言,無馀義焉。若謂詞之道小,不足盡所長,此其所以為片石與。是又郢書而燕說矣。 丙寅秋日識
      中白詞·自序二
      余自壬子學為詞,至今十八年,綜所作計之,幾三百首。始以為難,繼以為易。丙寅以后,由易而知難矣。于是向從北宋溯五代十國,今復下求南宋得失離合之故。戊辰五月,訂所作,得八十馀闋。諷詠數過,疵累畢呈,因益加刪削,以附詩后。周草窗云:作詞難,改詞更難。吾于今益服斯言矣。 己巳正月
      中白詞·題辭
      夫神之所宰,機之所抽,心之所游,境之所構,身之所接,力之所窮,孰能無所可寄哉。縱焉而已逝,蕩焉而紛。魚寄于水,鳥寄于木,人心寄于言,凡夫寄于榮利,莊棫寄于辭。填詞源于樂,閨中之思乎,靈均之遺則乎。小子學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沱潛洋洋,岷嶓峨峨。泛彼柏舟,容與逍遙。為鶴鳴,為沔水,為園有桃,為匏有苦葉。吾知之矣。吾知之于其詩也。 譚獻
      中白詞·跋
      仁和譚復堂《篋中詞》選,盛稱蒿庵先生詞。鄉(xiāng)先輩陳亦峰《白雨齋詞話》,傾倒尤至。晨夕諷誦,知兩家之言,非阿私所好也。顧訪求全本不可得。宣統(tǒng)己酉,識仁和許伏氏于滬上。承以蒿庵遺集十二卷見貽,乃光緒丙戌,先生之婿許氏承家豫章刻本,后三卷為詞甲、詞乙、詞補遺,而詞話所收,未盡編入。乙卯入都,江寧陳小樹示以仁和蔡氏壽禛本,詞話諸篇悉見其內,審為先生自撰詞序所云戊午刻詞四十首于京師之本。陳氏所見僅此,蓋當時亦未得遺集也。頗思匯刊以傳。偶語吳興徐森玉,森玉亦酷愛蒿庵詞,曾取遺集之詞重雕,因檢版片見贈。人事鮮暇,未遑理董。今年秋,靜庵弟促完舊愿。因取蔡刻所多各篇,刻為續(xù)補遺,屬弟婦江南蘋合校印行。去森玉贈版之日,已忽忽近十年矣。 乙丑嘉平,吳庠識于惜往日齋
      中白詞·集評
      譚獻: 閨中之思,靈均之遺則,動于哀愉而不能自已,中白當曰:“非我佳人,莫之能解也。”——《篋中詞》五 陳廷焯: 蒿庵詞窮源竟委,根柢盤深,而世人知之者少。余觀其詞,匪獨一代之冠,實能超越三唐、兩宋,與風、騷、漢樂府相表里,自詞人以來,罕見其匹。而究其得力處,則發(fā)源于國風、小雅,胎息于淮海、大晟,而寢饋于碧山也。——《白雨齋詞話》五

      粵公網安備44010402003275粵ICP備17077571號關于本站聯系我們客服:+86 136 0901 3320

      感谢您访问我们的网站,您可能还对以下资源感兴趣:

      日韩专区欧美专区
      <big id="dgw2z"></bi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