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yàn)
詞格校驗(yàn)
曲格校驗(yàn)
對聯(lián)校驗(yàn)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xué)習(xí)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人物:
張旭
相關(guān)人物:
共 20 位
。
共 387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贈
張旭
盛唐 ·
李頎
引用典故:
安期生
蟹螯
張公
性嗜酒,
豁達(dá)
無所營。
皓首窮草隸,時稱
太湖精
。
露頂據(jù)胡床,長叫三五聲。
興來灑素壁,揮筆如流星。
下舍
風(fēng)蕭條,
寒草
滿戶庭。
問家何所有,生事如浮萍。
左手持
蟹螯
,右手執(zhí)丹經(jīng)。
瞪目視霄漢,不知醉與醒。
諸賓且方坐,旭日臨東城。
荷葉裹江魚,白甌貯
香粳
。
微祿心不屑,放神于八纮。
時人不識者,即是
安期生
。
評注
(點(diǎn)擊查看或隱藏評注)
醉后贈
張九旭
(736年)
盛唐 ·
高適
五言律詩
世上謾相識,此翁殊不然。
興來書自圣,醉后語尤顛。
白發(fā)老閑事,青云在目前。
床頭一壺酒,能更幾回眠。
評注
(點(diǎn)擊查看或隱藏評注)
草書歌行
(759年秋)
盛唐 ·
李白
引用典故:
張伯英
逸少
少年上人號懷素,草書天下稱獨(dú)步。
墨池飛出北溟魚,
筆鋒
殺盡中山兔。
八月九月天氣涼,酒徒詞客滿高堂。
箋麻
素絹
排數(shù)廂,宣州石硯墨色光。
吾師醉后倚繩床,須臾掃盡數(shù)千張。
飄風(fēng)驟雨
驚颯颯,落花飛雪何茫茫。
起來向壁不停手,一行數(shù)字大如斗。
恍恍如聞神鬼驚,時時只見
龍蛇
走。
左盤右蹙如驚電,狀同楚漢相攻戰(zhàn)。
湖南七郡凡幾家,家家屏障書題遍。
王
逸少
,
張伯英
,古來幾許浪得名。
張顛
老死不足數(shù),我?guī)煷肆x不師古。
古來萬事貴天生,何必要公孫大娘渾脫舞。
相和歌辭 猛虎行
(一作猛虎行)
(756年)
盛唐 ·
李白
引用典故:
一擲
一飯千金
犯龍鱗
蕭曹
朝作猛虎行,暮作猛虎吟。
腸斷非關(guān)隴頭水,淚下不為雍門琴。
旌旗
(一作旌旌)
繽紛兩河道,戰(zhàn)鼓驚山欲傾
(集作顛)
倒。
秦人半作燕地囚,胡馬翻銜洛陽草。
一輸一失關(guān)下兵,朝降夕叛幽薊城。
巨鰲未斬海水動,魚龍奔走安得寧。
頗似楚漢時,翻覆無
定止
。
朝過博浪沙,暮入淮陰市。
張良未遇韓信貧,
劉項(xiàng)
存亡在兩臣。
暫到下邳受兵略,來投漂母作主人。
賢哲棲棲古如此,今時亦棄青云士。
有策不敢
犯龍鱗
,竄身南國避胡塵。
寶書
長
(一作玉)
劍掛高閣,金鞍駿馬散故人。
昨日方為宣城客,掣鈴交通二千石。
有時六博快壯
(一作寸)
心,繞床
三匝
呼
一擲
。
楚人每道
張旭
奇,心藏風(fēng)云世莫知。
三吳邦伯多
(一作皆)
顧盼,四海雄俠皆相推
(一作兩追隨)
。
蕭曹
曾作沛中吏,攀龍附鳳當(dāng)有時。
溧陽酒樓三月春,楊花漠漠
(一作茫茫)
愁殺人。
胡人
(集作雛)
綠眼吹玉笛,吳歌白纻飛梁塵。
丈夫相見
(一作到處)
且為樂,
槌牛
撾鼓會
眾賓
。
我從此去釣東海,得魚笑寄情相親。
評注
(點(diǎn)擊查看或隱藏評注)
句
唐 ·
張謂
稽山賀老粗知名,
吳郡張顛
曾不易。
奔蛇走虺勢入坐,驟雨旋風(fēng)聲滿堂
(《贈懷素》,見顏真卿集)
。
飲中八仙歌
(746年)
唐 ·
杜甫
引用典故:
白眼
何公箸
倚玉
移封酒泉
知章
⑴
騎馬似乘船,
眼花
落井水底眠。
汝陽
⑵
三斗始朝天。
道逢
(一作見)
曲車
口流涎,恨不
移封
向酒泉。
左相
⑶
日興費(fèi)萬錢。
飲如長
鯨吸
百川,銜杯
樂圣
稱世
(一作避)
賢。
宗之
⑷
瀟灑美少年。
舉觴
白眼
望青天,皎如玉樹臨風(fēng)前。
蘇晉
⑸
長齋
繡佛
前,醉中往往愛
逃禪
。
李白一斗詩
百篇
,長安市上
酒家
眠。
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張旭
(
旭
善草書)
三杯
草圣
傳。
脫帽
露頂王公前,
揮毫
落紙
如
云煙
。
焦遂
⑹
五斗方
卓然
,高談雄辨驚
四筵
。
⑴ 賀知章,會稽人,自稱秘書外監(jiān)
⑵ 讓皇帝長子琎,封汝陽王
⑶ 李適之,天寶元年為左丞相
⑷ 崔宗之,日用之子,襲封齊國公
⑸ 晉,珦之子,官至左庶子
⑹ 甘澤謠,布衣焦遂,為陶峴客
評注
(點(diǎn)擊查看或隱藏評注)
殿中楊監(jiān)見示
張旭
草書圖
①
(766年)
唐 ·
杜甫
① 殿中監(jiān)掌天子服御事,楊監(jiān)謂楊炎。
引用典故:
臨池
酒德
練先書
斯人
已
云亡
,草圣秘難得。
及茲煩
見示
,滿目一凄惻。
悲風(fēng)生
微綃
,萬里起
古色
。
鏘鏘鳴玉動,落落群松直。
連山蟠其間,溟漲與筆力。
有練實(shí)先書,
臨池
真盡墨。
俊拔
為之主,暮年思轉(zhuǎn)極。
未知張王后,誰并百代則。
嗚呼東吳精
(李頎贈
張顛
詩:皓首窮草隸,時稱太湖精)
,逸氣感清識。
楊公拂篋笥,舒卷忘寢食。
念昔揮毫端,不獨(dú)觀
酒德
。
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
(767年10月19日)
唐 ·
杜甫
大歷二年十月十九日,夔府別駕元持(一作特)宅,見臨潁李十二娘舞劍器,壯其蔚跂,問其所師,答曰:「余公孫大娘弟子也?!归_元三(一作五)載,余尚童稚,記于郾城觀公孫氏舞劍器渾脫,瀏漓頓挫,獨(dú)出冠時。自高頭宜春、梨園二伎坊內(nèi)人洎外供奉,曉是舞者,圣文神武皇帝初,公孫一人而已。玉貌錦(一作繡)衣。況(一作晚)余白首,今茲弟子,亦匪盛顏。既辨其由來,知波瀾莫二。撫事慷慨,聊為〈劍器行〉。往者吳人
張旭
,善草書帖,數(shù)常于鄴縣見公孫大娘舞西河劍器,自此草書長進(jìn),豪蕩感激,即公孫可知矣。
引用典故:
木已拱
九輪燭照
昔有佳人公孫氏,一舞劍氣動四方。
觀者如山色
沮喪
,天地為之久低昂。
?
(音酷)
如羿射九日落,矯如群帝驂龍翔。
來
(一作末)
如雷霆收震怒,罷如江海凝清光。
絳唇珠袖兩寂莫,況
(一作脫,一作晚)
有弟子傳芬芳。
臨潁美人在白帝,妙舞此曲神揚(yáng)揚(yáng)。
與余問答既有以,感時撫事增
惋傷
。
先帝
侍女
八千人,公孫
劍器
初第一。
五十年間似
反掌
,風(fēng)塵傾動
(一作澒洞)
昏王室。
梨園子弟散如煙,女樂馀姿映寒日。
金粟堆南
木已拱
,瞿唐石城草
(一作暮)
蕭瑟。
玳筵急管曲復(fù)終,
樂極哀來
月東出。
老夫不知其所往,足繭荒山轉(zhuǎn)
愁疾
(一作寂)
。
評注
(點(diǎn)擊查看或隱藏評注)
李潮八分小篆歌
(766年)
唐 ·
杜甫
蒼頡鳥跡既茫昧,字體變化如浮云。
陳倉石鼓
⑴
又
(一作文)
已訛,大小
二篆
生八分
⑵
。
秦有李斯?jié)h蔡邕,中間
作者
寂不聞。
嶧山之碑野火焚,
棗木
傳刻
肥失真。
苦縣光和
⑶
尚
骨立
(一作力)
,書
(一作畫)
貴
瘦硬
方通神。
惜哉李蔡不復(fù)
(一作可)
得,吾甥李潮下筆親。
尚書韓擇木
(昌黎人)
,騎曹蔡有鄰
(濟(jì)陽人)
。
開元已來數(shù)八分,潮也奄有二子成三人。
況潮小篆逼秦相,快劍長戟森相向。
八分一字直百
(一作千)
金,蛟龍
盤拿
肉屈強(qiáng)。
吳郡張顛
誇草書,草書非古空雄壯。
豈如吾甥不流宕,丞相中郎丈人行。
巴東
(一作江)
逢李潮,逾月求我歌。
我今衰老才力薄,潮乎潮乎奈汝何。
⑴ 其石粗有鼓形,字刻石旁,其數(shù)有十,初在陳蒼野中。韓愈為博士時,請于祭酒,欲以數(shù)橐駝輿致太學(xué),不從。鄭馀慶始遷之鳳翔,愈以為宣王鼓,韋應(yīng)物以為文王鼓,宣王刻,歐陽修集古錄始設(shè)三疑,鄭樵摘丞殹二字,見于秦斤、秦權(quán),而以為秦鼓,程大昌又云成王之鼓,《左傳》成有岐陽之蒐,其字乃番吾之跡
⑵ 宣王太史籀著大篆十五篇,與蒼頡古文或異。秦李斯、胡毋敬輩,改省為小篆。程邈獻(xiàn)隸書,主于徒隸簡易,王次仲作八分。蓋小篆古形猶存其半,八分已減小篆之半,隸又減八分之半,本謂之楷書,楷隸大范相同。張懷瓘謂程邈以后之隸與鐘、王之今楷為一意。歐陽修以八分為隸,洪適因之,迄無定說
⑶ 苦縣老子碑,蔡邕書,樊毅西岳碑,漢光和中立
評注
(點(diǎn)擊查看或隱藏評注)
張伯高
(一作伯英)
草書歌
唐 ·
皎然
伯英死后生
伯高
,朝看手把山中毫。
先賢草律我草狂,風(fēng)云陣發(fā)愁
鐘王
。
須臾變態(tài)皆自我,象形類物無不可。
閬風(fēng)游云千萬朵,驚龍蹴踏飛欲墮。
更睹鄧林花落
(一作落葉)
朝,狂風(fēng)亂攪何飄飄
(一作飄飖)
。
有時凝然筆空握,情在寥天獨(dú)飛鶴。
有時取勢氣更高,憶得春江千里濤。
張生
奇
(一作草)
絕難再遇
(王小令草書,古今稱草絕。)
,草罷臨風(fēng)展輕素。
陰慘
陽舒
如有道,鬼狀魑容若可懼。
黃公酒壚興偏入,阮籍不嗔嵇亦顧。
長安
酒榜
醉后書,此日騁君千里步。
共 387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