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慶末,余年童稚,始識陽湖周保緒先生于田若谷邑宰署中,蒙以奇童見稱。時(shí)習(xí)經(jīng) 史及帖括文字,間亦作詩,未嘗問津于倚聲之學(xué)。中年抑郁無憀,乃學(xué)填詞。從王子 久茂才處,韜附注:子久即余舊字,今詞留余處,尚有劍人評跋。借得先生存審軒詞 一卷讀之,是真得意內(nèi)言外之旨。菩薩蠻前段云:〔嬌憨未識相思苦。盈盈漫捉風(fēng)前 絮。春去繡簾閒。黛痕輕上山。〕浪淘沙后段云:〔回枕曲屏空。纖甲重重。睡情比 勝酒情濃。多少流鶯催得起,夢又匆匆?!秤菝廊嗽疲骸膊豁毎丫埔袡跅U。才放春晴 ,都不記春寒。〕臨江仙云:〔曉風(fēng)吹面酒醒時(shí)。一只翠羽,無處寄相思?!秤菝廊?影云:〔一燈秋夜疏星共。照破銀屏幽夢。又是隙風(fēng)微動。簾押文犀重。紅蔫小譜琵 琶弄。碎玉丁當(dāng)遙送。顫落鈿釵金鳳。酒醒脂痕凍?!撤泊擞谀咸票彼紊袼疲切?似。一萼紅云: 漏聲沉、想寒蟾一點(diǎn),依約度疏林。隱臂妝殘,扶頭酒淺,離思空復(fù)盈襟。 記初見柔荑未握,試弦索、嬌語囀春禽。錦幄藏花,繡鞍沖雪,都是情深。 才得畫羅親解,甚輕分翠帶,剪卻同心。舞絮樓臺,吹香院宇,羞向夢里重尋。 念惟有窗前玉蝶,坼紅萼、芳意不勝簪。那更歸遲,任伊閒伴瑤琴。 纏綿婉約中,得深厚之致。蓋先生少年時(shí),與張皋文翰風(fēng)兄弟同里相切劘,又與董晉 卿各致力于詞,啟古人不傳之秘。近來浙吳二派,俱宗南宋,獨(dú)常州諸公,能瓣香周 秦以上,窺唐人微旨,先生其眉目也。